《垛子村報》是今年元旦創(chuàng)刊的,是一份通州區(qū)垛子村的村報,全村1226名村民人手一份。
作為報紙的創(chuàng)辦人,陳浩去年從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畢業(yè),加入了北京第一批大學生村官隊伍。
這份報紙是怎樣問世的?記者昨天就此采訪陳浩及其見證人。
1800多元創(chuàng)刊
陳浩23歲,四方臉,戴眼鏡。記者昨天在垛子村村黨支部辦公室見到他。
他正在整理和搜集資料,準備今天返回母校中國政法大學,和人文學院的師生們商討第二期《垛子村報》的出刊事宜。
按理說,他身為村支書助理,辦的又是村里的報紙,和母校并無關聯(lián)。
“其實,第一期報紙從采編到印刷,學院出人又出資。”陳浩說,人文學院派出3批新聞系學生,總共15人到村里采訪,返校后,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對稿件進行編輯和出排。由于采編人員都是無償工作,報紙成本僅印刷一項,首期1500份就花費1800余元,由學院支付。
今年元旦,這份低成本的村報正式發(fā)行,借人口普查員之手送到全村1226名村民手中。此外,陳浩自己還將50多份報紙送給了村內(nèi)的企業(yè)。
《垛子村報》是4版、8開的小報。
頭版以要聞為主,二版定位熱點,三版為傳遞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的科學技術知識。最后一個版則為服務版,針對村情定主題,并特設了“法律咨詢專線”,通過案例講解法律知識。
服務版第一期的主題是遺產(chǎn)官司?!霸写迕褚驗檫z產(chǎn)發(fā)生過沖突,這事兒我一直放在心上?!标惡普f。
兩件事促使村官辦報
和做遺產(chǎn)官司的主題一樣,陳浩辦報的目的就是要幫垛子村的村民科技興農(nóng),同時知法用法保護自己。
這兩個目的和他經(jīng)歷過的兩件事分不開。
第一件事是關于他出身的。陳浩的老家是安徽宣州的一個自然村,父親在村辦學校當老師。從小在鄉(xiāng)村長大的經(jīng)歷,讓他對農(nóng)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。
2006年3月,即將從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畢業(yè)的他在學校網(wǎng)站看到了關于招聘大學生村官的通知,于是立即報名,最終從800多名報名的同學中脫穎而出,成為第一批大學生村官。
當年7月,陳浩來到通州區(qū)垛子村,任村支書助理,任期3年。
“北方的農(nóng)村和我想象的不一樣?!标惡频谝淮蔚蕉庾哟鍟r,看到?jīng)]粉刷的磚墻有些驚訝。村民們打量他時總帶著好奇,叫他“大學生”,慢慢熟識后,村民們開始邀請陳浩到家中吃飯,改口叫他“小陳”,還經(jīng)常拿法律問題請教他這個學哲學的政法大學畢業(yè)生,“一開始我還能回答,但問題越來越多,越來越專業(yè),我應付不來?!?
有一次,村里讓他幫忙測量一處廠房面積。他按照自己掌握的數(shù)學知識,通過正弦角度等測量方法算出了廠房面積,但測量結果很快被村里的會計駁回,他們更習慣用祖輩的方法,兩邊相乘,把廠房粗略當成長方形計算。
這事刺激了他,成為他辦報的直接動因。
按照最初的想法,他打算辦一份簡單的宣傳單,“打算打印出來,用A4紙復印,發(fā)給大家”。但曾在媒體實習過的陳浩很快聯(lián)想到為何不辦一張報紙,把垛子村的大事小情都登上去。
母校師生力挺
此時已是2006年10月。
一個周末,他坐車3個小時返回母校,找到了人文學院的黨支部副書記楊軍。恰逢人文學院推行學院黨支部和村官所在黨支部結對子的“紅色1+1”活動,楊書記也提出將宣傳單改為報紙的思路,雙方一拍即合。
人文學院黨支部決定出資辦這份“村報”,并派出學院新聞系的大學生到村內(nèi)采訪。
報紙的主編林立是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新聞系大三學生。林立和其他5名同學兼做編輯,稿子完成后大家一起商量修改。由于平常功課較多,這份報紙都是他們在課余時間完成的,忙時需要加班到半夜。
“考慮到是給普通老百姓辦的報紙,我們盡量采用通俗易懂、口語化的語言,讓村民們看得懂、愿意看。”林立舉例說,第一期四版有一篇關于養(yǎng)老的稿子,本來想用養(yǎng)老金之類的專業(yè)名稱,后來改成了“老本兒”。
在林立眼中,師兄陳浩是個非常有想法的人,特別是他能想到和母校聯(lián)系在村內(nèi)辦報,“如果有機會,我到基層當村官的話,一定要像師兄學習”。
鎮(zhèn)里和村里的干部對報紙的評價也很好。村里決定出千余元,印刷第二期報紙,印數(shù)視情況調整為1000份。陳浩還記得,當他把報紙小樣送到臺湖鎮(zhèn)組織部審閱時,鎮(zhèn)領導給他的指示很簡單:“發(fā)吧,小伙子好好干!”
對陳浩來說,村民的評價更為重要。
在垛子村街頭,村民李先生告訴記者,他家中收到了這份報紙,全家人很喜歡看。在一家超市內(nèi),一名新來的外地租戶索要記者手中的《垛子村報》,“這份報紙挺好玩的,報的都是村里的事”。
來源:京華時報